close

旋轉200906252676.jpg  

我們從小到大學語言的過程似乎都不是很開心,
不是沉浸在背單字片語的噩夢中,
就是陷入這語言又用不到為什麼要學的疑問裡.

是的, 我是在說英文.

在台灣, 只要不學英文就會被恐嚇沒有競爭力,
只要不會說, 就沒辦法出國, 就不用想離開台灣一步,
每個人都想著英文不好工作會有問題,
請問在這樣的狀況下,
有人還會喜歡英文嗎 ?

所以面對其他語言的時候,
一直都無法跳脫相同的思維命運,
一直強調文法要對,
認為一定要學好文法口語上才能說出口,
一定要背很多單字, 片語,
寫出來的句子一定不能太簡單,
所有的句子一定要包含很多子句句句相連到天邊(又不是普魯斯特).
結果到後來, 個人又新增加一個討厭的語言.

不用這樣的.
學一個新語言, 例如法文,
就讓它進入你的生活,
不必太多, 一點點也可以,
就當為了去法國旅行而做準備,
也可增加一點生活情趣.
等激起學法文的開心, 願意之後, 
再慢慢去接觸較深的文法與其他等,
以延續學語言的熱情.

依我教學的經驗,
我總是希望學生能先學會發音,
能看到法文字就會發音, 
畢竟語言是先要用說的,
如果沒有先去說, 是感受不到語言的力量.
因此剛開始我會花多一點的時間讓學生去知道法文的發音規則.
老實說, 法文的發音比英文簡單許多,
變化不大, 只要小舌音發的好, 就成功一半啦.
(客倌請注意, 法文的其它部分都比英文困難很多= = )

等到稍微知道發音規則,
就可以開始隨便亂講啦, 不是啦, 是可以隨時練習.
香奈爾就再也不會是英文發音, 
你就會發成漂亮的法文浪漫咕嚕音,
Chanel ((噓+啊合起來的音) 內 ㄌㄜ˙)
(客倌啊, 噓+啊合起來的音你不要跟我說是 噓啊 喔= =,
是shakira的 sha喔(使出殺手鐧))
或是罵人開始都用merde(請看前前前前前篇文章)
祝福人也用merde,(請看前前前前篇文章)
跟另一半都說je t’aime(我愛你), 或是說Va t’en (滾)
喊對方寶貝都換成mon bébé(發音是 夢貝貝)(我開始亂講話了)
這樣學語言就會變得很有趣,
會激起你對法文的興趣,

客倌你說是不是 ?

arrow
arrow

    阿晴阿曜的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